常德市脱贫攻坚摄影作品展播(第六期)
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秦溪河畔 2020.6.17 许山海 曹儒国/摄
将美丽风景变成美好“钱景”。清江铺村村民刘明祥因残致贫,3年前陶渊明㊣《桃花源记》山水实景》剧在秦溪开演,他就成为第一批群众演员,自养的20多只羊也被相中为动物演←员,每晚演出收入150元,家庭年收「入达到8万多元。今年50岁的高利平也是第一批群众演员,他高兴地说╱:“我是高度近视,以前出去打工的♂话比较麻烦,一般体检都过不↑了,现在在家门口表演就有不错的收ζ入。” 饰演他邻居的脱贫户葛春初表示:“党的温』暖是真正的温暖,我们非常开心能为桃花源的发展出一把力。”
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桃花源镇官庄村 2020.6.4 刘伯源/摄
屋场会上听民声,真抓实干』解民忧。6月4日,桃花源区党委书记、管委会主任伍彩霞参加贫困村∏官庄村的屋场会,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,解决了38项农民关切的实际㊣ 问题,现场气氛和谐,不时发出●阵阵笑声。
桃花源旅游管理区△桃花源镇桃花源村 2020.6.22 刘伯源/摄
葵花花开正㊣ 盛,农民喜笑颜开。2019年初,为发〓展特色产业,常德市委驻村工作组以村集△体名义流ξ 转桃花大道旁农民300亩闲置耕地,启动“油葵种植+休闲观光”项目,油葵开花盛〓景吸引游客近3万人,带火了周边农家乐和主题民宿,带动了附近农民脱◇贫致富,被央视网、湖南卫视等◆媒体专题推介。2020年,葵花园提质▓升级,种植两季油葵,花∴期分别是5月底和9月底。
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桃花源镇清江铺村 2020.6.17 曹儒国/摄
优质果※树结出“幸福果桃”。今年68岁的刘中洲和妻子李桂枝带着孙子走在果园的小路上▅,脸上挂满了甜蜜的笑容。按照一村一品、一村一特的思路,清江铺村☆打造的优质果桃基地①,流转当地贫困户土地近200亩,每亩年分红近400元,并吸纳贫困群众就业,老百姓既有土地出租收益,又有务工收入,30多户贫困家庭享受到了产业发展ω 的红利。
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桃花源镇黄土坡村 2020.6.17 许山海/摄
田间︾地头趣事多。蓝天白云之下,几位农户在大伞下做黄桃树苗○嫁接,一幅“新农人”幸福劳作的场景引入眼帘,今年54岁的姚月¤枝干活之余还不忘拿出手机拍个抖音,欢歌笑语声在田间久久◤回荡。
桃花源旅游管理区五柳湖畔 2020.6.17 许山海/摄
旅游扶贫促就业。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开设旅游扶贫专岗近200个,曾经的贫困户变成了景区ω导游、车船司机、剧场演员,成为了“工薪族”。五柳湖村脱贫户杨惠军现在车船部开观光车,工作轻松№离家近,一个月也有两千多元的稳定收入。
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桃仙岭办事处桃仙岭村 2019.9.15 刘伯源/摄
以旅促农,以旅富农。去年9月,桃仙岭村与长沙环球国旅开展的“旅游扶贫、送客入村”活动,吸引了→大批游客前往体验,游人高兴地挑选自己喜欢的土特产,带动了乡村旅游〇发展,促进了群众创收致富。
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桃花源镇汤家山村 2020.6.17 许山海/摄
扶贫小超市激发文明〖大能量。“自从村里建起了扶贫爱心积分超市后,村民们进行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越来越高了,卫生习惯养成越◥来越好,村庄也越来越美了。”群众通⊙过参加培训、公益劳动、支持村居工作等方式换取积分,可以在村里的扶贫爱心积分超市兑换生活日用品,无ㄨ劳动能力的定期给予一定积分,既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,破除了“等靠要”思想,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实际困♀难。
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桃仙岭办事处■白鳞洲村 2019.8.1 刘伯源/摄
“小陶家№的菜园子”欢乐多。白鳞洲四面环水、水土纯净,建立在此ぷ的“小陶家的菜园子”常年聘请当地老百姓到基地务工,解决了部分贫困户就近工作的问题,在家门口就有了稳定的收入。同时,“小陶家”开放蔬菜基地,让游客自由采摘,打造田园与现代相结合的乡村旅游休闲胜地。
桃◣花源旅游管理区桃仙岭办事处白鳞洲村 2020.6.17 许山海/摄
称好重量,播撒希望。今年63岁的刘▽志先正在称量“鱼子米”种子的重量,称好后再有序有量的将种子播撒入田。白鳞洲村打造特色品牌“小陶家的菜园子”,有机蔬菜、特色香米成了这里♂畅销的特色农产品。
(责任编辑:晏紫卉)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